<b id="301l4"><bdo id="301l4"></bdo></b>
    1. 您好,歡迎來到 i 北方網官方網站!
      • 登陸企業郵局
      • 返回首頁
      • 加入收藏
      • 手機站
      ####.##.##
      i北方網官方賬號
      當前位置:首頁>深度

      與其擔心3·15 不如抓好365

      來源:原創  發布時間:2023-03-23  瀏覽:6721  字體【 【關閉】
       

      每到“3·15”前夕,不少企業又開始緊張起來。之所以緊張,是因為大家都知道,監管部門和媒體將集中曝光一批企業,加上市場監管部門長期與“3·15”聯動執法,有些企業產生了習慣性緊張,生怕“石頭”會砸到自己。

      其實,盤點近幾年對企業沖擊最大的消費輿情,絕大多數不是“3·15”這一天爆發的。中消協發布的2021年十大年度消費維權輿情熱點中,從“車頂維權”事件、視頻平臺“超前點播”到奢侈品牌中外退貨政策“雙標”,都不是爆發于“3·15”。2022年,“價格刺客”“科技與狠活”“菜刀不能拍蒜”等10大事件跟其也沒有直接關系。這些輿情反倒與互聯網密切相關:最初的爆料大多來自社交媒體,甚至是企業自己的直播間。在互聯網影響下,消費領域輿情呈現出較大的差異特征。
      小事放大化。有時,很小的一件事情就會引發一場危機,誰能想到9元錢5片土豆也能上熱搜呢?網絡對負面新聞的反應更為情緒化,試圖講道理的企業還沒搞懂情況就激起了眾怒。
      影響長尾化。2019年,某網紅雪糕曾兩次因發布虛假廣告被分別處罰0.6萬元和0.3萬元。由于事情不大,罰款數額不高,名氣也不夠響,未引起輿論關注。但2021年,這兩條行政處罰被網友們翻出來了,還據此質疑其出售66元一塊的雪糕值不值,讓這個網紅品牌遭遇了成立后最大的一次危機。
      責任傳導化。危機形成后,受影響最大的可能是之前完全沒有想到的企業。就像近期有嬰幼兒護膚品牌因為虛假廣告受罰,上熱搜的卻是曾為其帶貨的網紅主播。流量經濟下,最有名的商家往往最善用流量,危機襲來時也會承擔最多沖擊。
      危機常態化。以前企業只需盯著“3·15”等固定節點,盯住監管部門和主要媒體;現在,人人有手機,個個帶話題,不知道哪篇“小作文”、哪條小視頻就能引起軒然大波。
      說一千道一萬,這些都反復提醒人們:企業從誕生之日起,就需時刻警醒,本分經營,不能有一點僥幸心理。
      消費輿情的種子是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醞釀的。企業不能只關心“3·15”這一天。防患于未然才是應對危機的最佳選擇,才是尊重消費者的應有態度。與其擔心“3·15”,不如抓好“365”。

      責任編輯:玥明
      關于我們 | 聯系我們 | 廣告報價 |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   Copyright © 2016-2020 ibeifang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術支持:大旗網絡 
      商務合作:139-4719-0357 蒙ICP備18006029號-1  營業執照  網址:www.ouroceanfrontcondos.com 投稿郵箱:szj@ibeifang.com.cn
      版權聲明: i 北方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, 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。   違法和不良信息 暴恐音視頻舉報 電話:156-0471-1144
      欧洲aⅴ亚洲av综合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亚洲视频在线_朋友的朋友4线观高清中文_免费无码aⅴ免费中文字幕